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大眾媒體與社會
MASS MEDIA AND SOCIETY 
開課學期
98-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林鶴玲 
課號
Soc1019 
課程識別碼
305 233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3,4(10:20~12:10) 
上課地點
社207 
備註
A5: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60人
外系人數限制:6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1massmedia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在當代社會中,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大眾媒體充滿糾結難解的關係。許多人覺得電視節目糟透了,可是每天還總是花上大量時間在電視前面不斷地用遙控器在爛節目間轉台瀏覽;我們痛罵新聞媒體嗜血煽情、專業淪喪缺乏倫理,可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仍然只能透過這些媒體來認識我們生活的小圈子之外,世界上發生了什麼。戴安娜王妃車禍死亡、911紐約恐怖攻擊、南亞地震海嘯、八八水災…,我們理解世界的心情和眼光,深受媒體報導所左右。本課程希望提供同學學習當代大眾媒體作為意義產製機構,如何運作、如何形塑社會,並探討當代社會所面對的與媒體有關重要議題。本課不在於訓練企圖成為媒體工作者的同學如何成為好的媒體工作者,而在使社會大眾一份子的我們,意識到當代社會中媒體的重要角色,並共同思考作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我們應當如何與媒體共存。

因此,雖然大眾媒體與社會的關係千絲萬縷,本課程中會將焦點放在「如何看見大眾媒體作為社會組織和經濟產業,在當代社會的運作」,以及大眾媒體的運作如何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結構性力量互動,和這些互動關係所涉及的爭議。也因此,本課將碰觸到流行媒體訊息如何中介文化意義的議題,但是如何訓練深入解讀流行文化訊息的眼力,將不是本課程的重心。基於以上課程設計原則,本課程中分析的大眾媒體,以報紙、電視、廣播、電影和網路為主。課程設計將透過國內外文獻閱讀與案例討論,從媒體產製、訊息內容與閱讀接收三個主要面向,討論媒體與社會之互動及其影響。課程最後回到台灣本地大眾媒體文化及其問題,集中討論在結構面與個別公民參與改造的可能性。
 

課程目標
大眾傳播媒體形塑當代社會的重要角色是不可忽視的;媒體不但深刻影響我們從品味、愉悅到夢想的私人世界,更對我們的公共生活影響深遠,從民主社會的運作、經濟消費行為的導向,到文化意義的中介與社會認知與行為的形塑,都充滿大眾媒體運作的痕跡。本課的主要目標在於引導同學認識大眾媒體與社會的複雜互動關係,培養大學生在一個越來越受媒體影響、形塑的社會中,成為更具有批判意識的媒體消費者、更有資訊判斷能力的公民。

 
課程要求
課程相關資訊與聯繫:
請上課程網頁閱讀課程詳細資訊及相關訊息。交作業與請假等事宜,請直接以email與本課助教聯繫[何思瑩 email: r95325001@ntu.edu.tw]。請假請依照「國立台灣大學學生請假辦法」辦理http://host.cc.ntu.edu.tw/sec/All_Law/4/4-10.html。與課程主題、進度、研究方向等有關之問題,請在約談時間內來我的研究室討論。如果約談時間你有課,無法分身的話,請以email聯繫另約時間面談。請勿以email詢問任何無法簡短回答、需要實質討論的問題。

1.課程參與(15分):這部份主要的評分依據為課堂出席狀況與依照進度在上課前完成該週的指定閱讀文章,並就指定閱讀文章之內容參與課堂討論。缺席一次扣總分3分,遲到超過20分鐘以上扣總分1.5分。

2.作業一「平面/電子媒體觀察比較」(15分):請你從平面媒體或電視媒體中選擇一項,在第四週(10/5~10/11)中,進行一週的媒體觀察與比較。(1500∼2000字左右。繳交日期:10/12)

■平面媒體組請從中時、聯合、自由、蘋果主要版面的頭條新聞。並選定一天做比較分析,(1)各報選擇的頭條新聞有何異同之處,(2)請指出當天發生的其他新聞事件有哪些,並推論說明各報選擇某則新聞作為頭條的原因,(3)在各報的頭條新聞選擇中,你最不同意哪份報紙的判斷?原因為 何?(4)對於你最不同意的報紙頭條新聞,假設你是該報的總編輯,你會如何改進?(重選?重新下標?)你考量的依據又是什麼?

■電視媒體組則在同樣時段中,選定一天,比較分析公共電視、無線新聞台、有線新聞台(無線與有線新聞台各選一家)的晚間新聞。比較面向除可參考上述平面媒體之比較說明外,也應考量晚間新聞中每則新聞播出先後順序、時間長短,以及影像選擇處理與報導文字。

3.作業二(15分):請你參考第八週媒體再現的文獻,並觀察3/28∼4/10這段期間中某一天的電視新聞報導,找出一則你認為最有問題的新聞報導,說明(1)處理該則新聞時,螢幕上的標題、主播的旁白、 記者的敘述,以及選取的鏡頭分別是什麼?(2)你認為有哪些社會既有的刻板印象被運用在某則新聞報導的呈現中?(3)如果讓你是處理該則新聞的記者,你會採取何種不同的敘事手法?請試著改寫原本報導中的一小部分作為示範。(1500字左右。繳交日期:11/2)

4.期中/終考(30分):請同學們在考前一週試擬一題考題供擬題參考,共同參與課程學習之評估。

5.期末小報告(25分):期末小報告之主題請根據本學期各週主題選擇一週,閱讀該週之所有參考文章(包括「指定閱讀」與「參考閱讀」),思考消化這些文章的觀點後,結合實例(時事、影片、個案等)之分析討論,寫一篇4000字左右的書面報告(1月11日繳交)。

6.關於學術倫理:作業/報告抄襲或考試舞弊,一經證實,輕則以本課總成績零分、重則呈請學校論處,沒有商量餘地。(正確的論文註釋方法請參考「臺灣社會學刊」論文徵稿體例http://tsa.sinica.edu.tw/Publication/2.htm中之「六、引書範例」)

注意:作業與期末報告繳交紙本時,只需以釘書機裝訂,不需要以彩色印刷、特殊紙張或加塑膠封套,避免浪費資源。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三 15:00~17:00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4  <b>課程內容與要求說明</b><br> 
第2週
9/21  <b>導論</b><br>
<br>
■David Croteau and William Hoynes. [2000]2001. 湯允一等譯《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第一章「媒體與社會」,頁3-32,台北:學富。 
第3週
9/28  <b>媒體產製 (1):媒體產業結構</b><br>
<br>
■David Croteau and William Hoynes. [2000]2001. 湯允一等譯《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第二章:「媒體產業經濟學」,頁33-78,台北:學富。<br>
■羅世宏(2008)〈自由報業誰買單?新聞與民主的再思考〉,《新聞學研究》第95期,頁213-238。<br>
<br>
參考閱讀:<br>
■蘇蘅、牛隆光、黃美燕、趙曉南(2000)〈台灣報紙轉型的問題與挑戰 ──提供讀者更好的選擇?〉《新聞學研究》第64期,頁1-32。<br>
■馮建三 (1995)〈「開放」電視頻道的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6期,頁79-118。<br>
■媒體改造學社「公共廣電集團問與答」<br>
 
第4週
10/05  <b>媒體產製(2): 商業力量的影響</b><br>
<br>
■《不可靠的新聞來源》,第一章:「莫衷一是的訊息」,頁1-20;第四章:「傳媒聯盟:企業控制新聞」,頁77-119。<br>
■孫秀蕙、馮建三著(1995)《廣告文化》,第四章:「廣告與大眾媒介」,頁109-137,台北:揚智。<br>
<br>
本地媒體案例討論:<br>
旺旺集團入主中時媒體集團事件(NCC審理中視、中天董監事變更案)<br>
■陳炳宏(2009)〈旺旺集團入主中時疑慮還很多〉,《目擊者》第70期,頁8-9。<br>
以下數篇為《目擊者》第70期特別報導<br>
■顧美芬(2009)〈誰在「言論集中化」?〉,《目擊者》第70期,頁24-25。<br>
■相關聲明、意見書與報導數篇,《目擊者》第70期,頁26-29。<br>
■羊斯基(2009)〈NCC想的深,執政者應領悟〉,《目擊者》第70期,頁30。<br>
■林朝億(2009)〈「中視、中天負責人變更案」聽證會側記:NCC聽證會後倉促決策,成效有限〉,《目擊者》第70期,頁31。<br>
■林靖堂(2009)〈籲旺旺媒體集團回歸媒體社會公器〉,《目擊者》第70期,頁32-33。<br>
<br>
參考閱讀:<br>
■Picard, R. G. 馮建三譯(1994)《媒介經濟學》,第二章「市場之概念與角色」,頁27-62,台北:遠流。<br>
影片觀賞:有怪獸 
第5週
10/12  <b>媒體產製(3): 政治力量的影響 (第一次作業繳交日)</b><br>
<br>
■David Croteau and William Hoynes. [2000]2001. 湯允一等譯《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第三章:「政治對媒體的影響」,頁79-120,台北:學富<br>
■林麗雲(2002)〈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一九四九—一九九九〉,楊秀菁、薛化元與李福鐘(編)《新聞自由: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八)》,頁555-617。台北:國史館。<br>
<br>
本地媒體案例討論<br>
立法院干預公視預算事件<br>
■翁秀琪(2009)〈公共媒體不是政黨瀆玩的工具〉,《目擊者》第68期,頁10-11。<br>
■管中祥(2009)〈面對危機,公視該有的態度〉,《目擊者》第68期,頁24-27。<br>
<br>
參考閱讀:<br>
■管中祥、劉昌德(2000)「媒體反對運動」,收錄於《台灣史料研究》第16期,頁22-54。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br>
■石世豪(2000)〈當報業搖身變為「新聞」主角:台灣媒體挑戰國家的資訊控制權〉,《當代》第159期,頁80-89。<br>
■林鶴玲「媒體如何擺脫政治糾葛?」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2001.10.30。
 
第6週
10/19  <b>媒體產製(4): 消息來源、媒體組織</b><br>
<br>
■Pierre Bourdieu著,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第2章:「不可見的結構及其效應」,頁57-101。台北:麥田。<br>
■Pierre Bourdieu著,孫智綺譯(2002)《防火牆: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電視,新聞業,及政治」、「再談電視」,頁111-133。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br>
<br>
參考閱讀:<br>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第三章,新聞媒體與媒介真實之建構,頁67-153。<br>
■蕭蘋(2004)〈新聞專業中的性別政治:媒體組織對女性記者及其報導的影響〉。《新聞學研究》,第81期,頁85-123。<br>
 
第7週
10/26  <b>媒體產製(5): 組織與工作者</b><br>
<br>
■Michael Schudson著,唐維敏譯(1997)《大眾媒介與社會》,第七章:「新聞產製社會學的重新檢視」,頁193-223。台北:五南。<br>
■陸燕玲(2003)〈從名門正派到明教教徒:台灣壹週刊新聞工作者的調適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第50期,頁171-216。<br>
<br>
本地媒體案例討論<br>
中時集團裁員事件<br>
■顧美芬(2009)〈一場該是白領的仗,卻不願意打:專訪中時工會顧問蘇雅婷〉,《目擊者》第65期,頁12-14。<br>
■事件相關聲明稿數篇,《目擊者》第65期,頁15-18。<br>
■林奎妙(2009)〈你是中時員工嗎?〉,《目擊者》第65期,頁19。<br>
■陳香蘭記錄整理(2009)〈中時現象解讀〉,《目擊者》第65期,頁20-23。<br>
■Pipperl(2009)〈中時裁員對地方新聞的效應(一)說清楚,什麼是菁英報?〉、〈中時裁員對地方新聞的效應(二)誰來填補這一塊市場?〉,《目擊者》第65期,頁24-26。<br>
■劉昌德、林昶宏(2009)〈敢言的記者如何成為柔順的員工〉,《目擊者》第70期,頁51-53。<br>
<br>
參考閱讀:<br>
■林照真(2006)《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調查報導的構想與實現》。台北:天下雜誌。<br>
■管中祥(2002)「新聞自律可能嗎?如何可能?」媒體小舖網站。<br>
影片觀賞:那一天,我丟了飯碗
 
第8週
11/02  <b>媒體再現 : 社會不平等與再現 (第二次作業繳交日)</b><br>
<br>
■David Croteau and William Hoynes. [2000]2001. 湯允一等譯《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第六章:「社會不平等與媒體再現」,頁197-230。<br>
■陳志賢、蕭蘋(2008)〈幸福家庭的房車:汽車廣告中所再現的理想家庭〉《新聞學研究》第96期,頁45-86。<br>
<br>
相關評論:<br>
■廖元豪(2008)〈媒體對「新移民」議題報導內容之評論—以聯合報與蘋果日報在2004與2007年的報導資料為基礎〉,《目擊者》第65期,頁59-61。<br>
■曾嬿芬(2008)〈外籍配偶的「非我族類」污名:媒體形象的分配不正義〉,《目擊者》第65期,頁62-63。<br>
■舞賽•古拉斯(2006)〈拒絕扮演「他們」原住民!〉,聯合報2006/03/15。<br>
<br>
參考閱讀:<br>
■Susan A. Basow著,劉秀娟、林明寬譯(1994)《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頁300-322(媒體)。台北:揚智出版。<br>
■Peter Braham著,戴育賢譯(1997)〈媒體如何報導種族〉,《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頁383-411。台北:遠流。<br>
 
第9週
11/09  <b>全球化與消費文化</b><br>
<br>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第10章:「廣告、媒體與流行文化」,頁389-416。台北:揚智。<br>
■Toby Miller, Nitin Govil, John Mcmurria and Richard Maxwell著,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第一章:「好萊塢史、文化帝國主義與全球化」頁27-70,台北:巨流。<br>
<br>
參考閱讀:<br>
■孫秀蕙、馮建三 (1995)《廣告文化》,第三章:「廣告與社會文化」頁75-108,台北:揚智。<br>
■紀大偉(2002)〈同性戀政治經濟學:認同與消費〉《中外文學》31(4): 69-90。<br>
影片觀賞:非消費不可
 
第10週
11/16  <b>媒體影響 (1): 民主政治 (期末報告大綱討論)</b><br>
<br>
■楊意菁 ( 2004)〈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第79期,頁1-47。<br>
■張卿卿、羅文輝(2009)〈政論性談話節目影響之探討〉《新聞學研究》第98期,頁47-91。<br>
<br>
本地媒體案例討論<br>
學者跨界現象<br>
■孫窮理(2008)〈到底是哪裡有問題?談東吳管制教授上電視事件〉,《目擊者》第64期,頁12-13。<br>
■林宜貞(2008)〈名嘴,專業抑或偏頗的意見〉NccWatch 媒體公民行動網,2008.05.09。<br>
<br>
參考閱讀:<br>
■唐士哲 (2009)「丟掉名嘴包袱的政論」媒體改造學社評論。<br>
■陳思吟(2007)〈媒體優化,民主才能深化:「媒體與民主共生關係」座談會精華摘要〉,《目擊者》第57期,頁60-63。<br>
■管中祥(2007)〈說「新聞自由」太可笑!--「自由」媒體背叛「自由」媒體小舖〉2007.02.20。<br>
 
第11週
11/23  <b>媒體影響 (2): 社會生活 </b><br>
<br>
■Clay Calvert著,林惠娸、陳雅汝譯(2003)《偷窺狂的國家:媒體、隱私權與現代文化中的偷窺現象》,第2章:「助長媒體偷窺的社會因素」,頁69-115。<br>
■鄧麗萍(2003)。〈誰來主導媒介議題—探討八卦雜誌與主流報紙間的議題傳散〉。中華傳播年會論文<br>
<br>
本地媒體案例討論<br>
八卦狗仔隊現象短文數篇<br>
■管中祥「別讓『監督政府』美化狗仔隊只求利潤的行徑」媒體小舖。<br>
■柯裕棻等(2002)〈八卦新聞與真相:從璩美鳳到王筱嬋〉。《文化研究月報》第20期,2002年10月15日。<br>
<br>
■媒體與人權相關文章數篇<br>
■劉昌德 「反對販賣『知的權利』:重新界定採訪自由的對象與範圍」,南方電子報,2001/12/27。<br>
■蘇 蘅「偵查不公開與新聞自由」,台灣人權促進會,2006。<br>
<br>
參考閱讀:<br>
■魏玓「分級制度保護誰?」人本電子報,1998.9.23。
 
第12週
11/30  <b>媒體影響 (3): 家庭生活</b><br>
<br>
■孫曼蘋(1997)〈青少年新電視使用與其家庭人際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頁211-235。<br>
<br>
本地媒體案例討論<br>
關機運動<br>
■管中祥「關機是一種新生活運動」,管中祥部落格,2006.04.21。<br>
■梁家瑜「關機落幕 期盼明天電視會更好」,生命力新聞,2005.09.16。<br>
參考網站:苗栗社區大學關機運動 http://blog.roodo.com/mlcu01/<br>
<br>
參考閱讀:<br>
■林瓊楓(2005)〈「關掉電視,打開生活」: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開啟另一扇生命之窗〉。《臺灣教育》第636期,頁50-52。<br>
■林珮萱(2006)〈「關機、學習」運動:改革媒體之準備過程〉。《社教雙月刊》第132期,頁49-53。<br>
影片觀賞:20個沒有電視的日子
 
第13週
12/07  <b>主動閱聽人及意義建構</b><br>
<br>
■David Croteau and William Hoynes. [2000]2001. 湯允一等譯《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第八章:「主動閱聽人和意義的建構」,頁269-305,台北:學富。<br>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 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第六章:「閱聽人研究:不同研究典範的比較」,頁149-182。台北:巨流。<br>
<br>
參考閱讀:<br>
■Sonia M. Livingstone著,趙金玲譯(1997)《大眾媒介與社會》,第14章:「閱聽人接收:收視者再述浪漫劇時所扮演的角色」,頁397-426。台北:五南。<br>
■林芳玫(1994)〈《阿信》與觀眾研究:文本、社會、電視觀眾的互動關係〉,《女性與媒體再現》,頁183-218。台北:巨流。<br>
■張玉佩(2000)〈網路閱聽人:主動/批判/自我展示〉,《當代》第159期,頁90-101。<br>
 
第14週
12/14  <b>媒介科技與社會變遷</b><br>
<br>
■Dan Gillmor 著,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第二章〈讀寫雙向資訊網〉,頁18-32;第三章〈門檻下降〉,頁33-49;第七章〈傳統閱聽大眾參與盛會〉,頁101-116。台北:歐萊禮。<br>
<br>
參考閱讀:<br>
■林鶴玲(2001)〈數位新聞時代的倫理挑戰──台灣網路新聞發展的一些經驗〉,《亞洲研究》第39期,頁74-114。<br>
■劉慧雯(2008)〈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第97期,頁45-81。
 
第15週
12/21  <b>媒體與公民責任: 結構改造與媒體監督</b><br>
<br>
■Frank Webster (2000).《資訊社會理論》第6章「資訊管理與操縱:哈伯瑪斯與公共領域的式微」,頁173-232。台北:遠流。<br>
■媒體觀察相關文章四篇。《新聞學研究》,第60期,1999年:<br>
蕭蘋 「導言:什麼是媒體觀察?如何做?」,頁149-151。<br>
蕭蘋 「介紹國外媒體監督組織 FAIR和Media Watch」,頁151-163。<br>
倪炎元 「對實踐媒體觀察的幾點建議」,頁165-169。<br>
林照真 「當前台灣近似媒體觀察組織的幾個盲點 」,頁171-176。<br>

本地媒體案例討論<br>
《目擊者》2007年第57期〈公民新聞時代:傳統媒體、媒體人,你準備好了沒有?〉封面專題數篇文章<br>
■陳順孝(2007)〈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媒體〉,《目擊者》第57期,頁12-16。<br>
■鄭國威(2007)〈草根媒體 民主實踐:GVO開啟世界性對話〉,《目擊者》第57期,頁17-19。<br>
■豬小草(2007)〈游擊戰組織化 黑米報報:一個公民新聞的實驗場〉,《目擊者》第57期,頁20-22。<br>
■林朝億(2007)〈獨立的媒體監督網,讓傳統媒體怕怕:與媒體對抗,挑戰媒體霸權〉,《目擊者》第57期,頁26-27。<br>
<br>
參考閱讀:<br>
■孫嘉穗〈媒體、社會實踐與公民參與〉媒體改造學社評論。<br>
■《不可靠的新聞來源》,第三章:「傳媒詐術:如何揭穿」,頁45-76。
 
第16週
12/28  <b>行動與改變可能</b><br>
<br>
■Naomi Klein著,徐詩思譯 (2003)《NO LOGO》,第12章:「文化反堵」,頁329-365;第16章:「三個品牌的故事」,頁425-461,台北:時報文化。<br>
<br>
參考閱讀:<br>
■馮建三(2002)〈反支配:南韓對抗好萊塢壟斷的個案研究〉,《臺灣社會研究》47:1-25。<br>
■何國華(2008)〈新媒體發展趨勢〉,《目擊者》第63期,頁22。<br>
■張莉聆(2008)〈Web 2.0對新聞業帶來的影響和改變〉,《目擊者》第63期,頁19。<br>
影片觀賞:文化干擾
 
第17週
1/04  <b>期末考</b>

 
第18週
1/11  <b>繳交期末小報告</b>